京剧《玉簪记》剧情大概是这样:青年潘必正因病应试落榜,到女真观投奔其姑母,也就是老观主,想在观内读书。在观内,潘必正遇到了道姑陈妙常。陈被潘的才学吸引,两人经常晚间约会,通过抚琴、题诗表达感情。后来两人多次试探终于把关系挑明,互赠了定情物,潘赠陈扇坠,陈赠潘玉簪。但是两人的关系被老观主发现,怕破坏了观内清规,她马上让潘必正去临安应试。潘离开道观,但是临行前闹出很大动静,让陈妙常得知。随即他从南京坐船前往临安,陈妙常赶紧追到秋江,巧遇风趣而善良的老艄公,驾船一路追赶,终于追上了潘必正。
剧情背景设定在南宋,因为陈妙常说了自己家庭巨变,是由于金兵所迫。我之前一直以为是明朝,因为《玉堂春》的故事就是明朝,三堂会审里还有潘必正、刘秉义,我就不太明白为啥这个潘必正还重名。
《玉簪记》的作者是明朝的高濂,剧情其实也是相当的挑战 封建礼教 。他的故事里,原本陈妙常和潘必正是认识的,后来失散;而结尾部分潘必正中试做了官,才明媒正娶。这种结局想也想得到的,和今天很多电影结尾正确如出一辙。这个《玉簪记》川剧、昆曲、京剧都有。在京剧中,叶盛兰和杜近芳曾经演出此剧。提起其中几折,可能更有名气,比如《琴挑》、《偷诗》、《秋江》。
演出阵容还是挺强大的,陈妙常由北京京剧院的大青衣窦晓璇扮演,窦晓璇因为生病,休息了两年,去年年中才复出,因此我也好久没看她的戏。而潘必正的扮演者是梅兰芳京剧团的常务团长李宏图。我说的不一定对,我总感觉,像《琴挑》这种转磨磨的戏,还是昆曲的表现更好。但是《秋江》插科打诨的多,看京剧就顺溜的多。
不过在看戏的过程中,我有三点感想分享。第一,剧中表现两人相互了解的过程,虽然看起来节奏很慢,但要考虑时代背景,俩人追求爱情很有勇气,但是很多话也不能明说,所以不断的试探,在表演中,大部分时刻两人都是保持着相当的距离,但是又夹杂了挑逗、娇嗔,这个分寸感拿捏的很好;第二,《秋江》一折中,上船、划船等动作,鲜明的展示了戏曲程式的魅力,又直观又漂亮;第三,尽管观众不多,但谢幕时,大家都在喊窦晓璇加唱一个,表达了对她的喜爱,所以大幕拉上之后又打开。 豆豆 说因为乐队老师已经走了,不能唱了,但是她要感谢演老道姑的康静临时救场,仅仅三天就把戏拿下来。要说这个老道姑戏份不少,春节期间救场,还真是不容易。这三个片段,让我觉得挺感动,可能这就是京剧存在的价值,一种美,一种爱,一种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