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少有这样精彩的演出,让我彻夜难眠、欲罢不能,不写几句就难以心静。这是看了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尤雅莹主演的《汉明妃》后,我的真实心境。
年逾花甲的我,酷爱京剧马派艺术,于其他行当及流派涉猎有限。近年,由于素有交集的京剧名家萧月珠老师推荐,我看了她的学生、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尤雅莹的几场演出。想不到,这个来自河北沧州的、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姑娘,竟让我如此惊讶、惊异、惊艳;从《乾坤福寿镜》到《金水桥》,再到此次的《汉明妃》,美得不可方物,难以用文字形容。
作为尚派代表剧目之一的《汉明妃》,近年并不多见,于我而言,无异于新戏。俗话说“生书熟戏”,多年来的多部新戏,让我对其产生了畏惧感。况且,之前多方了解,该剧较“平”,很难出彩。然而,无论如何想不到,尤雅莹主演的该剧,竟让自以为“看过见过”的我大跌眼镜!一言以蔽之——纵是哑巴也禁不住高声喝彩!
这出戏表现的是人们熟知的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。实在想不到,尤雅莹,一个桃李年华的女孩子,竟能将两千多年前的巾帼翘楚演绎得如此鲜活生动。
《汉明妃》文武兼备,刚柔相济。前边的文戏部分,表现王昭君居家、因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而被打入冷宫、被汉元帝帝立为明妃、遭匈奴单于索要等情节。这部分唱腔吃重。
尤雅莹饰演的王昭君,扮相明丽俊美,人物性格鲜明。她有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,既脆美甜润,又高亢嘹亮,格外悦耳动听,因而赢得了许多观众。
王昭君出场时的西皮慢板沉稳端庄、俏丽华美,活脱脱的大家闺秀范。尤雅莹出场时的碰头好爆棚,之后的唱腔一句一个好,剧场的热烈气氛贯穿始终。随后,王昭君自描画像时的南梆子唱段旋律优美、明媚峭拔。与父兄分别、被打入冷宫后的二黄散板凄切悱恻、沉郁悲愤。初见汉元帝并倾诉身世时的西皮流水唱段则与众不同,明快节奏中见劲峭激昂,表现了王昭君横遭诬陷的激愤心绪。被立为明妃后的西皮摇板则于雍容庄重中融入了心神不安的忧思。向汉元帝表示为社稷黎民甘愿出塞和番时的西皮二六唱段高亢激越,表现出深明大义、坚忍不拔的决心与意志。
文戏部分已足够精彩,观众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。而接下来的武戏部分则如楼上楼、山外山,更加劲爆炽烈,引人入胜。
“出塞”唱、念、做、舞并重,向有“唱死昭君、翻死马童、累死王龙”之说。王昭君的唱,以昆曲吹腔为主,缠绵悱恻,哀怨惆怅。这部分的昆曲吹腔是尚派“文戏武唱”的典型表现,俏丽而不失高亢,柔媚中融劲峭。
最要命的是,既要唱好高难度的唱腔,还要边唱边舞;这个舞可不是一般的舞,而是借鉴了高难度武生功夫的舞。大凡武生,多不善唱,概因难以兼顾。“出塞”却偏要这个短——载歌载舞,不但要兼顾,还要都出彩。
难唱的吹腔,无需多叙。约半小时的戏,尤雅莹的唱一直满宫满调,声情并茂,没有丝毫纰漏。
与高难唱腔相谐的舞实在更繁难了。这段戏中的舞蹈动作几乎囊括了京剧旦行所有步法,还融入了武生身段,突出表现了激越奔放的风格。其表演手段异常繁复,通过种种程式化舞姿创造了一系列动态画面。其中的踏身圆场、正反旋转、跨腿翻身、360度翻转接坐子等高难度动作,生动地刻画了王昭君的离愁别恨和边塞的崎岖荒凉。塑造了口中曲子、盔上翎子、手里马鞭、身上斗篷的王昭君艺术形象,渲染了“马活人俏”的表演效果,这“马上昭君”的载歌载舞,被誉为一幅幅活的“佳人烈马图”。
说尤雅莹的出色表演让人瞠目结舌毫不为过,名副其实的文武昆乱不挡、唱念做舞皆精。尤其是这段戏中反反复复的正反圆场,翩若惊鸿、灿如流星,简直就是流动的彩虹。时而闪转腾挪,时而扑跌翻飞,行如脱兔流萤,快似闪电疾风,趟马、卧鱼处处精彩,水袖功、翎子功样样精通。俏若雪中寒梅,美如出水芙蓉。让人眼花缭乱、目不暇接,直把人看呆、。
还是那句老话“宝剑锋从磨砺出、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尤雅莹的成功,源于其勤奋刻苦,谦虚好学,她几乎每天练功到深夜,夜以继日,持之以恒。
当然,这灿烂辉煌的背后,凝聚了许多师长的心血。尤雅莹的老师、京剧名家萧月珠为其铸就了坚实基础,至今仍在孜孜不倦地教导她。尚派名家、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刘山丽带病为尤雅莹传授该剧,规范严谨,勤恳忘我。
此次演出的成功,也体现了北京京剧院优良传统“一棵菜”精神的很好传承。刘孟千一、李伟、李浩亮、史啸威等担任了重要角色的演员,人人全力以赴,个个发挥出色。而参演的谭筱羽、王若丁、李林晓、李孟嘉、周晓盟等颇具知名度的青年才俊则连演员表都未标明。
坚强有力的乐队是演出成功的重要保障,司鼓的肖永强、操琴的张一平、司笛的万鹏等,皆全神贯注、专心致志,与演员配合默契、天衣无缝。
观众的表现实在热情,两小时四十分钟的演出,充斥着掌声、叫好声。演出结束已很晚,仍有许多年轻观众等候演员签名合影。实践反复证明,京剧不是缺少观众,而是缺少上佳剧目与名伶。
一场精彩的演出,就足以征服初次看戏的青年学生;一名优秀的演员,就能带起一大批忠实观众。
尤雅莹——牢牢记住你了,三个拼音声母相同的名字,每次都能给观众带来惊喜的舞台新星!
2024年6月27日
(作者为原《河北医科大学报》副编审)